[1] 孙录.高中生个性、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.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2000,8(4):231-232
[2] 张明圆.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.长沙:湖南科技出版社,1993:16-25
[3] 汪向东,王西林,马弘.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.中国心理卫生杂志(增订版),1999:115-120
[4] 解亚宁,龚耀先.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有关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.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1994,2(1):18
[5] 龚耀先.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.湖南医学院,1996
[6] 姜乾金,黄丽,卢亢生,等.心理应激、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.中国心理卫生杂志,1993,7(4):145-149
[7] 李宁,涂星光,赵虹,等.大学生防御机制影响因素分析.中国学校卫生,1996,17(3):227-229
[8] 王伯军.心身疾病及其影响因素.中国社会医学,1994,4:16-18
[9] 张迪然,郑勇,屠礼红,等.贵州省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个性因素分析.中华精神科杂志,1997,30(2):103-106
[10] 许崇涛.社会支持、人格在生活事件、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.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1997,5(2):91-94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