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纪林芹,张文新.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.心理发展与教育,2007,2:122-127.
[2] 李宏利,宋耀武.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.心理科学,2004,27(4):1005-1009.
[3] 冀云,刘晓明,马艳杰.对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.国心理卫生杂志,2009,11:.
[4] 戴春林,孙晓玲.关于服刑人员的内隐攻击性研究.心理科学,2007,30(4):.
[5] 谢子龙,侯洋,徐展.初中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特点及其关系分析.中国学校卫生,2009,30(10):898-900.
[6] 赵景欣,刘霞,申继亮.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、孤独的关系.心理发展与教育,2008,37(1):36-42.
[7] 赵建平,葛操.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.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,2006,14(2):32-315.
[8] 余毅震,史俊霞,黄艳,等.家庭因素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关系探讨.中国学校卫生,2005,26(10):811-813.
[9] 潘绮敏.青少年攻击性的维度、结构及其相关研究.广州: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,2005.
[10] 阳德华.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、焦虑情绪的关系.健康心理学杂志,2002,9(6):417-419.
[11] 汪向东,王希林,马弘,等.心理卫生评定量表.北京: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,1999.142-149.
[12] 戴春林,杨治良,吴明证.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.心理科学,2005,28(1):96-98
|